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旨在強調博物館能夠創造聯動效應,促進積極變化,可以在諸多方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貢獻。
發表于 2023-05-26 16:23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旨在強調博物館能夠創造聯動效應,促進積極變化,可以在諸多方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助力美好生活作出貢獻。
發表于 2023-05-26 16:23
黃龍,地處延安市東南緣,境內紅色文化積淀深厚,是紅26軍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西北大捷——瓦子街戰役在這里打響,深厚的紅色文化孕育了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
發表于 2023-02-16 10:14
為充分發揮文物保護、利用、研究作用,大力弘揚地域歷史文化,富縣鄜州博物館對市民實行免費開放,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發表于 2023-02-15 10:43
文物傳承文明,國寶見證歷史。博物館的藏品是數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展最為直接的見證。為更好地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2022年,新華網文化頻道原創推出了“國寶有靈”文化IP,以
發表于 2023-01-31 16:21
“快看,這是儒家禮儀使用的樂器?!苯赵谙愀酃蕦m文化博物館第一展廳的“云龍紋特磬——黃鐘律”前,六年級學生陳天雨和三個小伙伴正在認真閱讀這件清朝乾隆年間的文物介紹。
發表于 2022-07-29 09:35
日前,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發表于 2022-07-26 10:34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0周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的雕塑作品鑒真銅像近日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不忍池”湖畔落成揭幕。圖為鑒真銅像。
發表于 2022-07-25 11:12
考古及研究顯示,陶寺遺址已經具有完備的都城功能,進入早期文明社會。除了展示豐富的物質文明成果,陶寺遺址也呈現出距今4000年前后古人的精神世界,這些因素影響了夏商周三代的制度建設,成為
發表于 2022-07-25 10:56
《到處有道》:看到劉慶邦的心靈全貌
發表于 2022-07-21 13:47
7月10日,“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在國家圖書館落幕。為期一個月的展覽通過“認識非遺”“為什么記錄”“工作回顧”
發表于 2022-07-20 11:40
最近,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馬踏飛燕”毛絨玩偶在網絡走紅。這一系列玩偶以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銅奔馬為原型,綠茸茸的馬兒造型憨態可掬,咧嘴笑得歡脫,活力滿滿;馬蹄下的“飛燕”則翻著白眼
發表于 2022-07-20 11:40
從2002年云南大理沙溪古鎮被列入世界瀕危建筑保護名錄以來,沙溪復興工程已進行了20年。這項工程是從地方文化保護和傳承入手的一次鄉村振興實踐,可以視為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探索。從一開始,
發表于 2022-07-19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