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插隊知青名錄》首發式舉行
記錄2.7萬來延插隊知青的基本情況
《延安插隊知青名錄》首發式舉行
9月16日,《延安插隊知青名錄》(以下簡稱《名錄》)首發式在北京舉行,標志著一部編纂了10余載、書寫知青青春熱血和黃土情緣的史料書籍正式與讀者見面,再一次見證著京延兩地人民的深厚情誼。
《名錄》內容包括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到陜北延安地區插隊的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及延安本地知青的基本情況。其內容主要條目分為插隊地點及離隊去向兩大部分,以其“基礎性、公知性”的簡潔信息,清晰勾勒出了知青時代那段珍貴的歷史篇章。該書自2011年試版,已出版樣書30余本,延安知青博物館設定專柜展臺收藏展出?,F今出刊的成書,已由國家圖書館收藏。
此部史料書籍從社會調研、信息搜集、資料整理、編輯美工,直到經費籌集和出版發行等,幾乎全部工作均由知青自己擔當完成。在經歷了30余個版本修改之后,終于圓滿地完成了這部跨越半個多世紀、涵蓋2.7萬余人、長達30余萬字的史料巨著。
1969年1至2月,伴隨全國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北京2.69萬多名(后期仍有千余人來延)知青懷著對革命圣地的憧憬和對理想信念的熱情,奔赴延安地區當時所屬的13個縣的農村插隊落戶。他們學習延安精神,與延安人民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后來把延安精神帶到了祖國各地,在生活和工作中發揚光大,踐行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記者 李歡)